
你想知道人生能有多复杂?瞅瞅张安乐就明白了。他在中国台湾那会儿,是“竹联帮”这个黑帮的大佬,还当过总护法,人家外号叫“白狼”。
他在美国成功获得了好几所顶尖大学的本科文凭,而且还当过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但遗憾的是,后来他没能把研究生学业完成。
在大陆的那段时间,他忙着投资建厂,还把好多山西老家的亲戚朋友带到广东来找工作,另外,他每年都会给山西老家寄钱回去。
特别重要的是,他心怀爱国之情,他搞的那个党派,在当时台湾,是唯一一个胆敢站出来,公开说要和平统一的。
张安乐这一辈子,说真的,被有些媒体形容成黑白红交织的传奇人生,也挺贴切。他走过的路,就像是三种颜色碰撞在一起,充满了波折和故事。黑色可能代表了他经历过的那些不为人知的艰难岁月,白色呢,或许是他始终坚守的原则和清白,而红色,可能就是他生命中那些热血沸腾、充满激情的时刻。这样一看,他的人生确实充满了激荡,黑白红三色交杂,让人不禁感叹。
【从书香门第到误入黑帮】
张安乐的老家可以追溯到山西洪洞县,那地方被叫做“华人老家”。他还没来到这个世界,他爹娘就已经离开了洪洞县。不过,张安乐心里一直清楚,自己的根就在那儿。
1949年,小张安乐还在婴儿时期,他爸妈就抱着他到了台湾,一家三口在台湾岛上安了家。
谁能料到,张安乐这家伙,竟然跟黑帮有那么深的瓜葛,而他偏偏生在了一个充满书卷气的家庭里。他爸妈都是教书育人的老师,也许是受爸妈的影响,张安乐对学习那是相当上心,这事儿也悄悄地改变了他的一辈子。
高中那会儿,张安乐阴差阳错地跟黑社会有了交集,觉得年轻人讲江湖义气特别帅气。16岁的年纪,他一冲动就加入了竹联帮,大家都叫他“白狼”。
一边是帮派间的争斗,另一边是学业上的追求,张安乐对这两样都割舍不下。就这样,在深深的纠结和频繁的转学中,他度过了整整两年时间。
18岁那年,张安乐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他离开了台北,也告别了那些所谓的哥们儿。
这时,张安乐心里琢磨着,自己在江湖上的那些日子算是告一段落了。他琢磨着,往后得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说不定将来能接过老爸的班,当个老师呢。
没想到学校里头的一场风波,又把他拽回了那个“圈子”。他有个同学,跟张安乐挺合得来,不过那家伙个性太过高调。后来,这家伙挨了一顿揍,心里咽不下这口气,就跑来找张安乐,想让张安乐帮他摆平。
张安乐推辞不掉,就去了。两边人一碰头,先是自报家门,没想到对方也是竹联帮的。这样一来,架倒是没打起来,可张安乐的好日子到头了。
回到竹联帮以后,张安乐就不再专心上学了,老是在外面惹事打架。
张安乐因为一次打架事件,碰到了一个竹联帮里挺有分量的人物。就因为结识了这个人,他没办法,只能跑到美国去。结果,到了美国他还摊上了大事,被关进牢里足足十年。
【从临危受命到不问江湖事】
张安乐在大学期间,有回跟人打架时碰上了竹联帮的大佬陈启礼,从那以后,他俩关系就特别铁。
两人在竹联帮渐渐闯出了名堂。到了1968年,那时候张安乐才20岁,还是个在读大学生,但他已经能在一些大人物的指派下,负责召集帮派里的重要会议了。
1970年的时候,帮派里头出了档子大事,有人叛逃了,这一搞,张安乐的地位就噌噌往上涨。原先在帮派里头管账的陈仁,就像个“财务大臣”一样,结果某天他突然带着钱跑了。
这回可把帮派里不少大佬给惹毛了,大佬陈启礼下令,让他的手下在街上把陈仁给干掉了。
1972年那会儿,陈启礼被抓进牢里了,竹联帮一下子就没了主心骨。好多兄弟都站出来说,让张安乐来带咱们度过难关。就这么着,才24岁的张安乐,就成了帮派里的“大总管”。
那时候,张安乐很快就察觉到混黑社会没啥好果子吃,只有转行干点正经买卖,才是长远之计。他觉得,只有走上正道,做合法生意,才是真正的出路。
张安乐虽然年纪尚轻,但他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却展现得十分出色。正因如此,即便他在大陆生活多年,仍能召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共同为和平统一出力。
在张安乐的掌舵下,竹联帮那阵子确实有了些新气象,但这些变动却让帮里另一位大佬心里不痛快,导致帮派内部争斗就没停过。
1975年,经历了一场大闹剧般的内部争斗,瞧着那些挂彩的哥们儿,张安乐心里头彻底烦了,打算撤了。刚好那时候,陈启礼眼看就要从牢里出来,张安乐二话不说,直接奔美国去了,从此“道上”的事儿,他是一概不问了。
在美国,张安乐接着完成他之前没搞定的学业。为了能把书念好,他抽空跟朋友们一块儿开了个餐馆。这种日子挺合张安乐的胃口,虽然普通,但挺踏实。
不过“出来混,总有身不由己的时候”。虽说能不理会那些江湖纷扰,但曾经一起豁出命去的好兄弟,咱不能撒手不管。
【从“阶下囚”到不忘本的“台商”】
1984年那会儿,我的好哥们儿陈启礼,还有帮里的两位大佬,突然间跑到美国来了,一待就是一个月。在这段日子里,他们仨对这次来访的真正原因只字不提,而我自己呢,也没心思去追问个究竟。
直到要走的那一刻,陈启礼才吐露此行目的:他是来取人性命的。同时,他给张安乐留下了一盘录音带,说在关键时刻,这录音带能保住他们几个人的性命。
后来,“江南案”爆发了,这事让美国人火冒三丈,陈启礼他们几个也被逮住了。为了救他们出来,张安乐豁出去了,把录音带的内容给曝了出来。在美国开的那个听证会上,他用一口溜的英语,使劲地辩解,想给陈启礼他们几个洗清罪名。
尽管陈启礼一行人最终逃过一劫,保住了性命,可张安乐却惹上了大麻烦,成了美国那边的重点对象。
1986年,美国找了个“贩毒”的借口,把张安乐给抓了。这摆明了是场精心设计的陷害,因为虽说张安乐跟黑帮有些纠葛,但他心里还是有杆秤的,毒品这玩意儿,他可从来不沾边。
在美国那段时间,他主要忙的是学习。说他贩毒?那纯粹是瞎扯。
张安乐这个人眼光犀利,看事情特别明白,他对现在的局势有着清晰的看法。他常说:“在美国,哪有什么政治犯,只有犯了罪的人。”
在美国,只要有人为了政治目的犯罪,警察就会直接给他们扣上刑事犯罪的帽子,然后抓起来。最后,张安乐还补了一句挖苦的话:“这就是美国人吹捧的民主啊。”
说起来真是挺逗的,有些人那副难看的模样,竟然还不如一个混江湖的人看得透。
张安乐可不光是头脑清醒,就算遭遇了十年的牢狱生活,他也没沉溺在自怜自艾里。相反,他把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在牢里的日子里,他硬是两个学士学位给啃下来了。不仅如此,他还埋头苦读马克思、列宁这些大咖的书籍。这么做,让他把时局的走势看得透透的,更重要的是,他坚信祖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1995年那会儿,张安乐从牢里放出来,立马就被美国那边赶回了台湾。到了1996年,怪事来了,张安乐突然间在台湾成了“要抓的人”。不过还好,那时候他已经跑到大陆来了,干脆就决定不再回台湾了。
张安乐压根儿没想过,自己这一跑,竟然就躲了17年。
刚开始那阵子,张安乐跑遍了好多地方,最后觉得哪儿都没大陆好。他特别看好大陆以后的发展,不过这与其说是看好,不如说是他心里对祖国有底。他坚信,祖国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强大。
有了那样的念头,张安乐就在深圳安了家,他在这儿搞了不少投资。其中,他投钱建的一个工厂,后来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安全帽生产厂家,市场份额超过了全球的四成。
赚了钱后,张安乐从没忘记老家的乡亲们,他一直清楚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这些年,张安乐把好多老家的人都带到了深圳,不光帮他们找店面做生意,还介绍工作。对那些上了年纪没法过来的,他每年都会打钱回家。有人打趣说,张安乐在深圳搞了个“小山西”。
1998年,张安乐遭遇了人生中极为痛心的事——送走了自己的年轻孩子。这件事虽然让他深受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变得失控。相反,很多人都被张安乐展现出来的那种深厚的情义和豪迈气概给深深打动了。
【从江湖大义到民族大义】
张安乐有个大儿子,名叫张建,他一直在台湾生活。到了1998年4月的某一天,张建跟另一个帮派的人闹了起来,结果在街上被人家给捅死了。
这消息传开后,好多黑帮分子都开始心慌意乱,生怕黑道上那股狠劲儿会找上门来,就连普通的老百姓心里也七上八下的,生怕自己被卷进去遭殃。
张安乐的这番话一出,台湾的好几个帮派都心里石头落了地,有的人甚至觉得,他这就是在江湖上做了个“大好人”,让大家避免了火拼。
张安乐这个人,不光讲究江湖上的那些道义,更重要的是,他心里装着对整个民族的深情厚谊。
尽管成员数量有限,但这个党派在当时却独树一帜,是唯一敢于在台湾各地大声喊出“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口号的政党。
张安乐就奔着一个目标去,那就是死心塌地支持祖国统一,还得罩着那些跟他一样想统一的人。为了这个,他老悄悄地派些人去保护他们,甚至整了个出租车队,好更方便地照顾和安排他们。
这时候,张安乐没感到一丝尴尬,反而认为这是自己这辈子最闪亮的瞬间。毕竟,全世界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手中的那本“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小册子上。
张安乐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亲眼见证两岸和平统一的那天,这也是所有中国人心里的盼头,相信这个日子不会太长了。
张安乐这一辈子,经历丰富,身份多样,但他这个人骨子里特简单,就是有一颗爱国的心,这颗心既纯粹又执着。
#百家说史品书季#